技术创新 | 突破"黑色困局":欧洲企业实现万吨级电池石墨循环再生


       传统回收技术因依赖强酸腐蚀,常导致石墨资源流失。Tozero的湿法冶金技术摒弃有害试剂,在2023年投运的试点工厂中,通过创新工艺实现80%以上石墨回收率,完整保留材料形态结构,经提纯后性能媲美原生石墨。

        攻克技术瓶颈:湿法冶金革新石墨再生路径

      2025年2月13日,慕尼黑——欧洲可持续锂电回收先锋企业Tozero宣布实现行业突破:成功规模化生产电池级回收石墨,并首次将100%再生阳极材料应用于商业化电池单体制造。这一里程碑不仅验证了循环材料的商业可行性,更突破了传统回收技术难以兼顾经济性与环保性的困境。

       传统回收技术因依赖强酸腐蚀,常导致石墨资源流失。Tozero的湿法冶金技术摒弃有害试剂,在2023年投运的试点工厂中,通过创新工艺实现80%以上石墨回收率,完整保留材料形态结构,经提纯后性能媲美原生石墨。技术负责人Adham Raslan解密成功关键:"通过工艺优化,我们让'黑色黄金'真正循环再生。"

        绿色产能布局:循环经济驱动万吨级目标

       基于技术突破,Tozero计划2027年实现2000吨年产能,2030年跨越万吨级门槛。其工艺能处理任何预处理电池废料(黑色物质),直接产出电池制造商所需的超高纯度材料,相较矿产开采减排70%。目前企业正与10余国供应商共建本地化循环网络,降低欧洲对进口石墨的依赖。

       数据显示,欧盟2040年石墨需求将激增20-25倍,而当前98%依赖中国进口。全球2030年预计面临80万吨供应缺口。Tozero的产能规划不仅填补缺口,更助力车企应对欧盟电池指令与碳中和目标。CEO Sarah Fleischer强调:"占电池碳足迹40%的石墨亟需可持续方案,我们的突破证明循环经济能同时保障供应链安全与环境效益。"

        来源:batteriesnews